2015年10月7日 星期三

200年日本史

 
就來看完陳寅恪與傅斯年,都是沉重的讀物,稍後應會看200年日本史,加油,不可再浪費時間了。



 
《200年日本史》包罗万象的日本史入门
李怡
作者:李怡
发表时间: 2014-10-10 10:31:25
   很少读一本500多页的讲日本历史的书,读得那么津津有味。也许因为我们在日本旅游时、在接受日本文化产品时,对日本这个国家、那里的社会的独特性深感 兴趣,也许是二次大战留下的日本与亚洲民族的纠葛,中国、韩国对二战历史的记忆不断被翻出来,日本在国际战略上与美国的联系及与中国的争拗不断,都使我们 对日本这个被认为亚洲最文明也最欧化的国家十分好奇。香港人去泰国旅游的更多,但我们对泰国文化却不那么感兴趣。日本真是一个独特的国家。

最好的近现代日本通史论著

   《200年日本史》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书,实际上是2006年出版、已成为美国经典日本史教科书的2013年增订本。作者是哈佛大学日本研究权威 安德鲁·戈登(Andrew Gordon)教授。原名是《现代日本史:从德川时代到现在,第三版》(A Modern History of Japan: From Tokugawa Times to the Present,The Third Edition)。中文大学在2006年翻译出版第一版,现在是根据作者的增订新版所出的中文增订版。

   《200年日本史》的内容是透过世界史的眼光缕述日本自德川幕府时代到今天的发展,强调日本的近代化是整个世界现代化的一部分,所谓的日本特殊论,只有 一定限度的意义,当现代性及富裕成为全球主题时,日本其实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变量。本书2006年初版,即成为各大学最受欢迎的教科书与通识读物。增订版 增补大量内容。被誉为“迄今为止最好的近现代日本通史论著”。

   《200年日本史》的译者,是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李朝津。

   他在译者序中说:日本近代历史是个争论性甚大的议题,我们通常接触到的,多半是日本与周边国家有关历史的争议,这其实只是冰山一角。日本国内有关历史的 争论自明治维新以来就绵延不断。到二战结束后,历史问题更一发不可收拾,从明治维新到中日战争、太平洋战争以及慰安妇,各种问题都无法取得共识。

   本书作者戈登教授以美国人的不同角度去观察有关日本历史的争议。虽是外国人,但美国在东亚,是历史脉动的一部分,而美国的东亚研究在战后更发展迅速,这本书的许多观点,其实是美国的日本研究的成绩展示。

   日本和美国,曾流行“日本人论”或“日本独特性论”,意指日本是一个岛屿国家,数千年来与外国往来不多,形成日本民族的独特性。戈登教授否定这种看法。他认为日本近代发展处处与世界史连接,日本近代化是世界近代化的一部分。

日本文化的入门书

   这本书对不了解日本现代历史的人,提供了包罗万象的入门,而且透过活泼生动的描述,细致反映日本人在过去200年生活层面的各个方面,它不是一部高深晦涩的学术性读物,而是值得推介的大众读物。

   戈登教授在《200年日本史》说,日本人民过去200年的经验是个令人惊叹的故事,而本书以此为重点,开始于德川幕府统治的后期,时为1800年前后,终结于21世纪最新状态。

   200年间,英国工业革命急剧改变全球经济和军事力量,法国和其他地方的革命产生现代国家,推动连串新观念,为人类争取正义和机会,在世界上发展出各种全新的统治形式。本书第一部分便是检讨各种全球变迁如何汇聚于日本,日本幕府统治亦面临高涨的政治和社会危机。

   第二部分,写日本近代革命及19世纪末的惊人变迁。这时期就是明治天皇1868年即位后的明治时代,日本迅速由半殖民地变成帝国主义强权的一员,其成就 令人吃惊。第三部分叙述日本的帝国主义时代,即从1905年日本一跃成为强国之一,终于在第二次大战中经历生灵涂炭惨剧。最后一部分则探讨日本的战后历 史,以及今天日本人民所面临的种种问题。当然,这也是世界问题的一部分。

日本成中国的镜像

   这本书的第一版在2008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了简体字版,书名叫;《日本的起起落落》,引起大陆知识界的讨论,有人提出:一个美国历史学者撰写的 日本史对中国读者有什么意义?作为历史学家的戈登说我们有责任思考和了解彼此的历史,而作为普通读者的我们,也许仅仅把它看作了中国自我的一个镜像,通过 日本的历史经验满足好奇心的同时也能反观自身。

   有一位署名“冷战老手”的读者,几年前在大陆网页发表过一篇《日本的起起落落》的书评。

   书评从日本如何在二战后成功转型,而反观中国。战后日本被美军托管的岁月,是一场因祸得福的命运垂青,从一个以天皇为至尊的神道国家,在世俗化的转捩中 健康而彻底实现了宪政。战败,成为一个民族获得救赎的开端。在黑泽明回忆录《蛤蟆的油》里面,极度苛刻保守的电影审查制度,在战后成为过眼烟云,这是民主 化给日本带来的剧变,而整个大众社会,也在各行各业的诸多细流中变迁。

   美国对日本的占领策略的最大特点是非军事化和民主化,美军司令部1945年10月宣布第一波改造运动,“保证言论自由、出版自由、集会自由,工人及农民 亦有权利组织自己的团体。”天皇只是“国家及人民统一的象征”,是一种对传统的敬畏。最高司令部还抑制了财阀企业的势力,进行土地改革,教育改革,义务教 育延至初中,大学教育空前发展降低了入学门坎,工会如雨后春笋成立,女性的广受教育以及大量涌入职场使得女权意识抬头,各类政治团体活动频繁。戈登教授独 创“帝国民主主义”一词以定义这个时代。

   日本曾有过“托管”,中国曾有过“租界”,许多人说那是充满国仇家恨的旧社会,但是,正如托管给日本强制带来了一个契机,近代中国的报业,也是躲在租界 下萌发、茁壮起来的,满清政府被西方法律阻挡在租界门口,于是言论得到了保护。日本民主化,对比中国社会在政治阴影未散的守旧观念下,八十年代仍然对抗西 方“糜烂”生活方式,极有意思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